0引语
每个民族有着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所以交际的有效性已经不仅取决于语言形式的正确与否,更要考虑语言形式所涉及的文化内涵。探讨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与外语教学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有意识地规避因为母语文化负迁移而出现的各种语用失误,从而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即学习者可以在特定的语境下,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1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外语教学的关系
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语言学习者在掌握基本语言知识的基础上,自由流畅地进行交际实践。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教学偏重于语言知识传授,对文化教学的培养有所缺失,导致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相对不足。当前大部分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词汇和语法知识,但因其不了解异国文化,在写作上捉襟见肘,阅读理解能力停滞不前,口语表达和交际更是漏洞百出,要改善这一情况必须重新审视外语教学。
在外语教学中,学习者在了解目的语文化信息的同时,也在交际中输出了母语文化,所以跨文化学习是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外语教学。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进行交际活动时,如果母语文化中的语言知识与目标语文化信息不一致,母语的语言规则、交际习惯、价值观及思维方式往往会被学习者拿来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进行对照。此外,学习者也可能在交际过程中在忽略目标语语用规则的同时对母语进行字面翻译,这很容易导致语用失误,成为跨文化交际的障碍,进而出现很多不得体的交际,比如误解、冷场等尴尬局面。
2克服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的建议
在外语教学中,由于文化意识的缺失和交际能力的薄弱,学习者往往会出现这样那样的语用失误。笔者认为,要尽可能消除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教师必须在外语教学中采取相应的对策。
2.1提高教师自身文化素养,把文化渗透到教学中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中国文化在很多方面与其他文化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区别。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渗透目的语的相关文化信息,使学习者扩大文化背景知识面,了解目标语言国家的语言、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共性与差异,可以有效提高其语用意识,从而培养起跨文化交际能力。这就要求,作为文化信息的提供者和文化学习的示范者、引导者、启发者的教师,不仅要对本国的文化具有较深的了解,也要尽可能加深自身对目标语言文化的了解,这样才能提供给学习者比较全面的文化知识。
此外,教师要有意识地把目标语言的相关语用原则引入课堂教学,使学习者清楚不同的语言规范下的话语差异。比如,目标语的语用规则和汉语会有一定程度差异,所以某些汉语中常见的表达,比如见面打招呼、恭维别人时的用语,在英语语言文化中可能会被误认为是缺乏教养或者没礼貌的表现。在中国,常用于一般性的打招呼的话语"Haveyoueatenyet?"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则就更象是一种实际询问。在美国,初次见面时朋友可能夸你很可爱,"Youaresoadorable".而受母语文化影响我们往往会以"No,no,I'mordinarylooking"进行回应,这容易让对方产生误解,进而出现口语交际实践中不得体的尴尬局面。
2.2改进课堂教学模式,给学生创造运用目标语言的交际语境
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提倡自主学习,充分利用基于网络和多媒体的教学模式,因为多媒体教学通过图像、声音、文字,生动形象地导入背景知识,不仅可以极大地增加课堂教学新的输入量,帮助学生获取丰富的语言背景文化知识,还可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有效地激发其学习的好奇心和兴趣,从而积极参与到课堂交际活动中。同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通过小组讨论、短剧表演、演讲、辩论、模拟英语会话场景等不同形式的活动,给学生营造多种实际运用语言的情境,让他们在学中练,在练中学,帮助他们克服套用汉语思维表达英语的不良习惯,改用地道的英语思维及表达方式,提高其跨文化交际意识。
掌握和理解语言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运用语言,外语教学中,在传授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教师要多介绍历史、文学、英汉对比以及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尽量选用有真实的语言环境、能真实反映目标语言文化生活内容的教学材料,让学生多接触原汁原味的语言表达形式。同时,还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如文化周、文化专题讲座、观看电影等活动来加强学习者对目标语言的学习,使他们置身于真实的语言环境。
2.3开设目标语言文化选修课,完善文化学习体系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提出,学校可以自主开发适合学校学生学习的课程,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独立编写适用于本校学生的教材。所以针对外语教学,学校可以组队专家共同编写有关目标语言国家文化的教材,从而系统地进行跨文化讲解。比如,在明确的课程大纲和教学目标指导下,结合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进行文化信息的搜集、分类整理,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通过开设不同主题的与目标语言文化相关的选修课,对目标语国家的政治、历史、习俗、价值观等各个方面的文化信息进行系统的讲解,让学生对其和中国文化的共性和差异有系统化、持续性的了解,从而更好地把握目标语言独特的文化。在语言学习中,真实的交际情景至关重要,而这正是中国人学外语最缺乏的条件,就此学校可以经常进行一些语言交流活动,比如就不同的主题邀请外教或外国朋友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举办各种各样文化内涵丰富的课外活动,有效地拓展第二课堂学习,使文化学习可以持续发展。
3结语
外语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出高素质的英语应用人才。如果外语教学仅仅以语言知识的传授为核心,缺失对目标语言文化信息的导入,那么即便学习者掌握了一定的语言规则,也无法完全准确地理解应用语言,成功地进行得体的跨文化交际也只可能是空中楼阁。因此,在外语教学中,要提升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必须从基础阶段开始就重视其交际意识和文化敏感性的培养,使交际文化教学在课堂教学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2]赵悦.跨文化交际障碍及对策[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0(4).
[3]郭秀梅.加强跨文化知识教学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12).
[4]汪火焰.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
|